广州与周边城市将规划210条通道
时间 : 2023-07-10 10:18:03   来源 : 搜狐焦点网

广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将增长90%,占广州与大湾区11市出行的2/3!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外发布了一组“未来城市”之间的交通出行预测分析数据,指出城际交往需求总量成倍增长。

跨界通勤量不断增长,亟须构建更大范围的通勤交通圈。目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州与周边城市将有210条通道规划(轨道59条、道路151条),为应对中短距离城际客流快速增长,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预测


(资料图片)

“未来城市”之间交通需求呈现4大特征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必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全面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本次《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主动对接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韶关等周边7市,开展“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规划”调查研究,结合区域和城市发展,研判人口经济集聚趋势,预测分析“未来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特征:

一是区域经济关联度增强,城际交往需求总量成倍增长。广州与周边各城市间经济关联度提升1.8倍,跨城万人出行频次增长65%。对外出行总量从日均403万人次增加到766万人次,增长近1倍。

二是中短距离高频次出行特征显著,经济腹地拓展需要更广泛的连通。30km内出行达58%、都市圈60km范围达80%,轨道交通方式比例达60%,有必要提供多层次、满足多尺度空间的交通服务。

三是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发展强劲,城市节点需要更高效的中心直达。知识城、东部枢纽、滨海湾、前海湾将成为广深港澳东岸创新走廊新的增长点,科学城、黄金湾、创新城、明珠湾、环海湾、横琴将成为西岸增长点,这些新增长点之间、以及与各城市中心的联系需要更加高效直达。

四是新空间结构下,需要构建更大范围的通勤交通圈。随着广州与湾区城市的融合进入深水区,跨界通勤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广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将增长90%,占广州与大湾区11市出行的2/3,其中通勤交通更高达80%,亟须提升区域通道的密度及可达性。

应对

“三张网”支撑构建“1小时通勤圈”

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发展策略,从“自成体系”向“立体复合”转变,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线位共用、信息共享、立体互联和标准互通。

同时从“公路模式”向“轨道引导”转变,应对中短距离城际客流快速增长,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从“站到站”向“门到门”转变,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都市圈通勤交通服务,从“1小时交通圈”走向“1小时通勤圈”。

《规划》聚焦区域交通韧性更强、湾区出行品质更优、同城通勤效率更高构建了“三张网”。

在建设国家骨架网方面,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撑能力。构建“双人+三横”国家铁路网,高效贯通全省、通达全国大城市群;扩容和新建并举,推进“两环十六射”国家干线网落地生根,形成33条国家骨架对外通道。

在强化湾区干线网方面,提升极点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广佛中心,构建“双环+十字+放射”湾区城际网络,打造“三环十九射”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多层级湾区干线路网,形成63条湾区干线对外通道。

在织密同城支线网方面,增强通勤保障能力。构建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同城化轨道网络,以及疏密有致的同城道路支线网,畅通边界地区微循环,形成114条同城支线对外通道。《规划》实施后,广州至各方向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均在2条以上,与湾区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中心通勤交通高峰1小时可达范围佛山方向由15km拓展至30km、东莞方向由30km拓展至50km。

聚焦

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轨道上的大湾区”重要线路——琶洲支线迎来重要节点!7月6日,琶洲支线“匠心号”13.65米大直径盾构机平安精准到达接收钢套筒,标志着珠三角城际琶洲支线全线按期顺利“洞通”。据悉,该线路预计年内按期全线建成。

琶洲支线是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的重要线路,是穗莞深城际铁路进入广州市核心区的重要通道。

线路在琶洲站与广佛环线衔接、在莲花站与佛莞城际衔接,线路开通后将链接起佛莞城际、地铁七号线、广佛环线、地铁八号线、地铁十一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辐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大城市,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对实现网络整体效益有重要意义,实现了城际铁路进入广州中央商务区,对于推动大湾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是国内首例在复合地层中采用13米级大盾构进行极小转弯曲线半径掘进的工程,500米极小半径曲线段掘进是工程面临的重大挑战,该段施工控制标准高、难度大。

琶洲支线实现“洞通”

作为挺进广州市区的第一条大直径盾构隧道的盾构机,盾构在紧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琶洲站进行到达接收施工,外部环境敏感复杂、核心地带社会关注度高、安全风险高。

工程地处广州中心城区,大盾构自始发后经历了穿越852米宽新洲航道及100米宽黄埔涌、两次下穿地铁运营隧道、一次下穿高速公路、四次长距离穿越民房群、两次侧穿220kV超高压电塔、多次下穿地下管线,下穿科韵路-新滘东路桥隧群,下穿会展南四路及新港东路等核心商务区市政道路等一系列外部环境挑战。

针对线路沿线复杂的地质和周边环境条件,中铁隧道局紧盯大盾构隧道施工前沿技术,创新性地运用新型同步注浆及盾壳同步填充技术,结合地质信息化调整掘进参数等措施,实现了工程“零影响”“零事故”,为我国城市中心城区大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大盾构区间的安全顺利贯通,标志着琶洲支线实现了“洞通”,为今年全线按期建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加强广佛环线、佛莞线、穗莞深线之间衔接沟通、实现“城际进城”具有重要意义,为广州都市圈城际网构筑按下了“快进键”。

珠三角城际琶洲支线是广州市中心城区首条大直径盾构隧道,由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本次到达接收的顺利完成,为下一阶段珠三角城际琶洲支线按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签:

相关文章